編號 | 19 | 中文名 | 西洋蒲公英 | 中文科名 | 菊科 |
學名 | Taraxacum officinale Weber | 科名 | Compositae | ||
別名 | 蒲公英、蒲公草、食用蒲公英 |
性狀 | 直立草本 |
花果期 | 春季花果 |
性狀描述 | 多年生草本,全株近於無毛;莖粗短,主根粗大;葉叢生,伏地或斜上,倒卵狀披針形,羽狀深裂,裂片三角形或不規則形;春季花期最盛,冬季及夏季也有較疏較小的花朵,頭狀花黃色,單生於細長之花梗上,花徑約3-4公分,總苞片向外反卷,小花輪狀重疊;瘦果灰褐色,上附白色冠毛。 |
海拔高度 | 海拔0-800公尺 |
分佈地區 | 北部/ |
生態環境 | 庭園路旁 |
分佈 | 台北市各道路安全島內。 |
學術性文獻 | 1. Li, H.L. et al. (eds) . 1975-79. Flora of Taiwan. 1st ed. Vol 1-6, Epoch. Publ. Co., Ltd. 2. Huang, T.C. (eds). 1993-96. Flora of Taiwan. 2nd ed. Vol 1-3, Committee of the Flora of Taiwan, 2nd ed. Bot. Dept. NTU. Taipei. |
通俗性文獻 | 1.鄭元春 臺灣自然觀察圖鑑(1)-野菜(一)p.29(1985) 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|
記事 | 它是遠從太平洋對岸飄洋過海而來的花兒,想要知道它是如何能夠遠度重洋嗎?其實秘密就藏在它的瘦果上,它的瘦果帶有天賦的飛行裝備–冠毛,以便隨風翱翔,尋找適合生長的環境,同時看盡世界各地的景緻,這個法寶可不是每一種植物都會的呢!所以在路上偶而會看見一陣風吹來,有許多小小的棉絮在空中飛,這時你就知道那是蒲公英正藉風四處傳播它的下一代呢! |
用途 | 食用/ 藥用/ |
用途描述 | 1.幼苗及嫩葉略含苦味,可用沸水先行燙過,再加調味料食用或炒食。 2.根可生食或切片炒食,也可醃漬成醬菜。 3.花可釀製成蒲公英酒或油炸。 |
有毒部位及中毒症狀 | |
台灣維管束植物編碼 | |
![]() | 西洋蒲公英植株 | ![]() | 西洋蒲公英花正盛開 |
![]() | 西洋蒲公英果序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