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antQuery

詳細資料

編號59 中文名山芙蓉 中文科名錦葵科
學名Hibiscus taiwanensis S. Y. Hu 科名Malvaceae
別名狗頭芙蓉、台灣山芙蓉

性狀 灌木
花果期 夏季花果 秋季花果
性狀描述落葉性大灌木或小喬木,全株密生毛茸;葉互生,厚紙質,3-5淺裂,裂片廣三角形,葉基心形,長約7-9公分,寬約6-10公分;花具長梗,腋出,單立;花白色或粉紅色,具8枚上萼片,花萼鐘形,密被星狀毛,花徑約6-10公分;蒴果球形,徑約2-3.5公分,外被毛茸。
海拔高度 海拔0-800公尺 海拔800-1800公尺
分佈地區 北部/ 南部/ 中部/ 東部
生態環境 庭園路旁

分佈 全島海拔2000公尺以下之山野、溪流旁。
學術性文獻 Huang, T.C. (eds). 1993-96. Flora of Taiwan. 2nd ed. Vol 1-3, Committee of the Flora of Taiwan, 2nd ed. Bot. Dept. NTU. Taipei. III: p743
通俗性文獻 1.賴明洲 臺灣省立鳳凰谷鳥園植物解說手冊(一) p.84(1993)臺灣省立鳳凰谷鳥園 2.張憲昌 臺灣自然觀察圖鑑(7)-藥草(一) p.152(1987)渡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3.鄭元春 臺灣自然大系-臺灣的常見野花(第二輯) p.66(1984)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4.鄭元春 臺灣自然觀察圖鑑(1)-野菜(一)p.69(1985)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5.陳運造 臺灣自然觀察圖鑑(21)-野生觀賞植物(二)p.31 (1991)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6.鄭琳枝、鄭元鑫、鄭元春 常見的藥草 p.362-363(1996)臺灣省立博物館
記事 山芙蓉是台灣的特產植物,是身負數種用途的植物,在一般的野花中,要找出像它這樣有價值的,還真是少見,算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絕妙資源,不但產量多,分布廣,還可供咱們吃、賞、入藥及其他方面的利用,不錯吧!山芙蓉分布範圍廣泛,海拔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仍可見到,它的花在清晨初開時皆為白色至粉紅色,午後至傍晚凋落前則轉為紫紅色或桃色,極易辨認。
用途 食用/ 觀賞/ 藥用/
用途描述 1.採新鮮花朵,除去花萼,或炒食,或煮食。 2.加入麵粉漿中油炸。 3.鹽漬成佐膳。 4.根及莖曬乾之後,可用以消炎、解毒、清肺、涼血和解熱;也可治療癰疽腫毒、惡瘡、牙痛及牛的疾病。 5.樹皮富含纖維,可充繩索原料,野外宿營或求生時,可多加利用。

有毒部位及中毒症狀
台灣維管束植物編碼 440005140


生態照及標本照

山芙蓉植株 山芙蓉盛開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