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antQuery

詳細資料

編號177 中文名破布烏 中文科名紫草科
學名Ehretia dicksonii Hance 科名Boraginaceae
別名破布烏樹、布布烏、捕捕烏、厚殼樹

性狀 喬木
花果期 春季花果
性狀描述落葉性喬木,幼嫩部分被有柔毛;葉具長柄,廣卵形、橢圓形或倒卵形,長10-15公分,寬6-10公分,葉緣有鋸齒,葉表具伏貼狀毛茸,質感頗為粗糙;春季開花,聚繖花序呈圓錐狀排列,萼鐘形,花冠筒狀,白色,雄蕊5枚,花柱有毛;核果球形,徑約l公分餘,熟時橙黃色,內有兩粒種子。
海拔高度 海拔0-800公尺
分佈地區 北部/ 南部/ 中部/ 東部
生態環境 次生林

分佈 全省海拔1100公尺以下平野。
學術性文獻 Li, H.L. et al. (eds) . 1975-79. Flora of Taiwan. 1st ed. Vol 1-6, Epoch. Publ. Co., Ltd. IV: p400
通俗性文獻 1.鄭元春 臺灣自然大系-臺灣的常見野花(第二輯) p.46(1984)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2.鄭元春 臺灣自然觀察圖鑑(5)-野菜(二)p.44(1987) 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3.章錦瑜 景觀植物(五) p.48 (1989) 淑馨出版社
記事 破布烏分布於我國、日本及琉球;台灣全島的平野至海拔1100公尺以下的山地,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。它在春季新葉長出後開花,開花的數量甚多,雪白與嫩綠相互輝映,亦頗有幾分盎然與繽紛之美。
用途 食用/ 觀賞/
用途描述 1.將未熟果洗淨後瀝乾,加鹽後打碎,捏成團丸狀,裝入缸中或甕中,再加入鹽水貯藏2-3週,便可當小菜,惟多食會使牙齒變黑,宜節制。

有毒部位及中毒症狀
台灣維管束植物編碼 520007010


生態照及標本照

破布烏植株 破布烏花序
破布烏果枝近攝